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成功落地 全球首发5g
在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智能驾驶产业进入了高速进步的时代,但在未来能真正实现商用落地的项目目前仍很稀少。上海展期间,中国电信、中兴通讯联合业界合作伙伴公开的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典型场景落地便是其一。
这标志着5G切片专网技术,将正式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应用,为智能驾驶面给商用迈出决定因素一步。
产业“破壁”之作
和以往的5G+自动驾驶项目不同,“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的成功落地,是产业“破壁”的结局。
据悉,“智能交通”涉及人和车、车和车、车和路之间的通信,需要满足高安全、低时延、大带宽、广覆盖的苛刻标准。在此技术背景下,依托湖南(长沙)民族级车联网先导区和湖南电信5G网络,中国电信联合中兴通讯、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造中心有限企业(简称湘江智能)、度娘,决定率先开展基于网络切片的“5G+智能交通”应用测试,根据不同车联网场景业务特性,定制高性能、高可靠和低成本网络服务,才能成功地为高优先级的自动驾驶业务提供优于普通5G数据业务的隔离性、确定性保障。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吴湘东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项目是中国电信‘5G定制网赋能行业应用’的操作典范。”他表示,中国电信作为前沿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商,一方面发挥云网融合、唯一定制的技术优势,把天翼云的云计算能力和5G网络的切片能力相融合,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打造强大的信息通信基础。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信息服务集成商的强大影响,联合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比如中兴通讯、度娘、湘江智能等各单位,发挥各方优势,有机运营合作,才共同完成了本次“全球首个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落地应用”。
5G创造技术的突破
本次“5G+智能交通”落地应用,是在放开道路和广域范围完成的,是未来真正也许实现商用的场景落地。而实现这一场景落地并不是易事,由于智能交通对通信的标准很苛刻,标准在一张统一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上实现公网、专网的资源隔离的同时,还满足“高安全、低时延、大带宽、广覆盖”等多少维度的技术标准。
高标准之下,是强技术的支撑。据了解在这次“5G+智能交通”落地应用项目中,中兴通讯在全球第一次采用基于PRB资源隔离和5QI优先级调度的5G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实现自动驾驶专线业务保障和公网专网资源隔离,为车辆碰撞预警、红绿灯提示等驾驶相关业务提供优于普通5G数据业务的隔离性和确定性保障。
对此,中兴通讯副总裁叶策表示:“通过5G网络切片和中兴通讯开创性的基站级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大家称之为NodeEngine化解方法,最大限度降低通讯时延,提供毫秒级的高可靠调度功能。”
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联合制定了针对V2X领域的5G端到端网络切片服务等级保障的技术标准,化解了车联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中差异化性能网络SLA指标带来的挑战,实现了车联网所需多种业务的网络定制服务。
以经验促创造加快智能交通进步
此前,《智能汽车创造进步战略》标准,通信企业要成为智能汽车数据服务提供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因此,众多企业将车联网领域作为信息通信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进步的突破口,以信息化推动汽车产业转型更新。
当然,任何新兴产业的成功都需要全流程的突破,更离不开应用落地和伙伴支持。例如中兴通讯在车联网标准制定、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应用寻觅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职业,包括积极参和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担任IEEE车联网研究组主席,并在多个组织牵头立项职业;加强在车载终端、智算平台、操作体系等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提供车联网综合化解方法;和长安、吉利、丰田、大众、上汽、一汽等头部车企开展多方位行业应用合作,其中一些前沿性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商用。
除了这些之后,中兴通讯和国内运营商在各地开展了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外场测试,涵盖了辅助驾驶、超距离控制、智能停车、超距离监控等多种典型智能网联场景。
“在民族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大家进入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快速进步的时代。中兴通讯给自己的定位是数字经济筑路者。”叶策表示,面给车联网等行业领域,大家将持续打造较佳5G网络,同时依托“精准云网”和“赋能平台”,继续加强在车联网决定因素技术研发、车联网平台管理和商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布局,深化和运营商、头部车企在车联网领域的合作,寻觅车联网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共同推动车联网产业进步,加快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
(转载)